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遵义市电梯运行情况调查:关于电梯的那些事

遵义日报  2017-04-26 09:25

[摘要]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已经成为市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据统计,目前遵义市在册电梯已经达到12848台。庞大的数字,飞快的增长速度使得电梯安全问题成为市民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已经成为市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据统计,目前遵义市在册电梯已经达到12848台。庞大的数字,飞快的增长速度使得电梯安全问题成为市民们关注的焦点。

究竟你身边的电梯是否安全?看似平稳运行的电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安全隐患?职能部门在监管当中又遇到哪些棘手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电梯时代”喜忧参半

数据显示,2014年,遵义市在用电梯为4249台,到目前,全市在用电梯为8518台,不到三年的时间,翻了一番。城市在发展,高层建筑与日俱增,如今,遵义市新建的高层楼房基本都带有电梯,“电梯时代”已经来临。

一方面,装上电梯后,无论是出行还是办公,市民都能感受到了这种“上上下下”的便利。

另一方面,电梯突飞猛进式的增加,由电梯引发的安全隐患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回顾遵义市近年来媒体有关电梯事故的报道,卡壳困人、突然坠落等事故年年都有发生。

2016年1月7日15时40分,赤水市江景壹号小区二单元电梯发生故障,3名乘客被困在13楼的电梯轿厢内。15时55分,3名被困乘客被救援人员安全解救出来;

2016年12月31日晚,红花岗区某超市内一台电梯发生故障,救援人员及时赶到,安全救出10名被困人员……

面对频发的电梯困人故障,人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在澳门路港澳广场附近一栋居民楼里,正等待电梯的市民李雪直言:“过去坐电梯,觉得新鲜、方便,但是现在,各地电梯困人的情况经常发生,乘坐的时候,在这个封闭的‘匣子’里面忽上忽下,心理难免会产生恐慌。”

“现在的电梯,就好比汽车,虽然常出事,但还是得坐。我感觉大多数人都麻木了,保证电梯的安全,得靠大楼的物业公司,还有政府,一般人有这个心也没那个工夫。”市民李蓉如是说。

从最初的新鲜感,到如今的恐惧心理,市民对乘坐电梯的心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安全性到底有多高?

“电梯数量的急剧增加,不可避免带来电梯安全隐患总量的上升。这些年来,电梯事故频繁被曝出,市民对乘坐电梯产生了恐惧,如果他们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也许这种担心就会自动消除。”长期从事电梯安装维保,遵义市翼腾电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欧晓东说。

欧晓东告诉记者,电梯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数根钢丝绳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对轿厢进行升降,通过电动机上的抱闸管理并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止。

“电梯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至少为12:1,简单来讲,就是电梯数颗钢丝绳完全可以承载一个满载重量的轿厢。电梯的抱闸学名叫做失电制动器,类似于汽车的刹车,只不过它只会在通电的时候打开,在没有动力源的时候是闭合状态。”欧晓东说。

欧晓东表示,按照国家颁布的电梯制造标准,每部电梯都有独立的抱闸制动系统。另外,每部电梯还有上下行超速保护、越程保护、过热保护、过电流保护及超载保护等等多重保护措施,如果电梯钢丝绳发生断裂或者抱闸系统全部失效,电梯安全钳保护在电梯超过规定速度时,会在电梯限速器的作用下紧急制动,把电梯牢牢地卡在轿厢运行的导轨上。重重保护措施,保障了电梯运行的安全。

电梯困人,是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

对此,欧晓东表示,事实上,电梯困人是电梯故障现象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一种保护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技术措施。电梯是个复杂的机电设备,设置有许多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些安全保护措施在实时地监控电梯的安全运行状态,一旦发现电梯有异常或问题,它就会立即反应——停下来,从而限度地保障乘客人身和财产安全,也保障设备安全,同时也在告知维修人员应该立即进行维修。所以,电梯困人是故障,不是事故。

“正因为如此,电梯的许多设置就是为了考虑电梯困人后进行救援的,比如应急照明及通信、电梯盘车、层门间的距离、可能设置的井道安全门、轿厢安全门等。”欧晓东说。

那么大家常说的电梯滑梯是怎么回事呢?

“解释这个现象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电梯的运行情况,每一次的电梯运行都是一个从停止到缓慢加速,然后匀速运行,再进行缓慢减速再到停止的过程,如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电梯会自动断电,可能不经过换速就直接停止,在惯性的作用下人身体会感觉到一种坠落感,这其实是种错觉,此时电梯已经停止了。大家说的滑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电梯发生故障后的自我修复,电梯控制系统发生逻辑混乱后,会按照预先设定的修复程序工作,运行到层,对自己的位置进行重新校正,恢复运行,这就好像电脑死机后的重启,偶尔出现属于正常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不必惊慌。”欧晓东说。

欧晓东表示,总体来说,电梯是一种安全系数非常高的交通工具,只要质量过关,经过严格检验和按时维护保养,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低价竞争,维保暗藏隐患

电梯行业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三分产品,七分保养。”因此,电梯在完成安装后,维护和保养显得尤为关键。

有专业机构分析,电梯的安全隐患60%是由维保质量不过关造成的,而国内包括我市普遍存在维保市场混乱,甚至会出现“低价者得”的恶性竞争。

对此,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曾雷表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电梯每年要进行一次检验,且要将年检相关信息张贴在电梯间内醒目位置,电梯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的前1个月,电梯使用单位要向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能继续使用。同时,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规定,必须要有取得资质的维保单位,对电梯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维保,每季度、半年、一年各要进行一次大型维保,以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质监部门对电梯每年都会进行检查,范围包括查验电梯检验报告、使用登记证、维保合同、电梯操作员安全管理证、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救援预案等方面。但是维保价格方面却没有强制规定。”曾雷说。

据了解,到目前,遵义市共有维保单位115家,其中,有证并能够上岗的维保人员在200人左右。正常情况下,一般一台电梯的维保费用为:10层以下每月400元、10层至20层之间为每月500元、20层至30层为每月600元。

“然而,我们发现,一些维保单位为了竞争,10层以下的电梯开出的价格每年的维保费用的只有2000元左右。这样一来,由于利润较低,许多维保公司就只好在更换的零件上下功夫,抬高价格不说,以次充好的现象也不少见,后果便是电梯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虽然我们有行业自律条例,明文规定了维保价格,但是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低价竞争依然存在。”作为遵义市特种设备协会电梯分会秘书长,欧晓东如是说。

面对这样的现象,曾雷表示,监管部门除了提升维保单位的准入门槛,和对维保电梯进行严格监管外,也在想方设法遏制这样的现象。

“但是,由于这是市场行为,再加上没有相关的规定作为参照标准,很难监管,我们只能把工作力度放在电梯安全检查上。”曾雷说。

监管:“人机矛盾”依然突出

就在不久前,针对电梯,市质监局对遵义市中心城区电梯运行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报告中显示,初步统计,遵义市中心五城区特种设备监管人员共有24人,其中有9人为临聘人员。他们除了要监管8509台电梯外,还要对7203台其它七大类特种设备进行监管,人均监管量达到655台。正因为如此,监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疲于奔命”“应付”与“灭火”的现象。

不仅如此,检验部门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作为遵义市的检验部门,遵义特种设备检验所从事机电类检验人员18人,仅电梯一项人均每年检验量就接近500台。再有部分电梯使用单位不按照法规要求提前一个月申报检验,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不能及时检验,不能及时出具检验报告问题,从而导致基层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在监督工作中针对电梯检验、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电梯在逐年增加,但是我们的监管人员和检验人员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针对这样的人机矛盾,就目前来说,在监管过程中,我们主要依靠监管平台,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实施重点监管,从而将电梯安全事故及隐患降到。”曾雷说。

同时,曾雷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难题,质监部门正在积极探索电梯物联网监控平台的运用。

超期运行,老旧电梯问题多

电梯就像上下运行的“车”,使用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然而公共汽车和出租车都是有报废年限的,但是电梯却没有,那么对于那些使用年限已久,各种零部件老化仍在“带病”运行的电梯,那么,针对这样的电梯又该如何处置呢?

据了解,遵义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前投入使用的电梯目前已经服役近20年,其中,2003年前投入使用的电梯就有71台。按理来说,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由于服役时间过长,已经到了“报废”的边缘。但对于电梯的报废年限,国家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都是根据使用情况,能用则用,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仅仅是修而不换。因为同样一部电梯使用的程度不同寿命也不同。电梯在其正常使用年限里,使用频率低,则寿命相对较长,而如果使用频率较高的话,损耗也就较大,寿命相对就会减短。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相关电梯报废时限的规定,特种设备监管部门也没有权利让哪部电梯强制报废,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带病’运行的电梯只能贴封条责令停运整改,整改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才可以重新投入使用。如果确实需要大修或者更换,须进行安全评估,按照评估结论再进行操作。但是,这其中,资金又成为一大难题。”曾雷说。

电梯大修及更新,资金仍是难题

“虽然,对于电梯更新改造资金来源,《贵州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有专门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依然困难重重。”贵遵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大均说。

蔡大均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位于中华路的一个小区,共有9台电梯,使用年限都在10年以上,故障频发,从前年开始进行改造,由于维修资金被房开商挪用,只好由业主集资。

事实上,面对电梯更新改造问题,大部分都集中在住宅小区中。

对此,曾雷表示,根据《贵州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电梯经检验或者安全评估确认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可能发生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新、改造、修理。

而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中,对于住宅小区已经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且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代管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业主委员会或者相关业主可持有关证明材料,向当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书面申请拨付专项维修资金,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紧急使用情况向业主进行公示;对于已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且已划转业主大会管理的,则由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持有关证明材料,向业主委员会申请列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经业主委员会审核同意并报当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备案,同时,业主委员会应当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紧急使用情况向业主进行公示。

另一方面,对于未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或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余额不足的,住宅小区电梯更新、改造、修理的费用由电梯所在建筑物的业主协商承担。

住建局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今,全市共计申请拨付专项维修资金22734691.5元,用于电梯维修与更换的资金为9923593元。其中2016年申请拨付专项维修资金8246204元,用于电梯维修与更换资金为4253853元,占了一半还多。

“大部分人表示,在买房的时候都已经交了维修资金,现在还得自己筹款,特别委屈。”蔡大均说。

蔡大均表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安装电梯的小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电梯“超期运行”“老龄化”现象不可避免,但是由于部分早期修建的小区管理不规范,维修资金的收缴和使用存在漏洞等问题,也导致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受到影响。而目前,对老旧电梯的界定、报废时限等依然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也为许多使用年限较长的电梯的更新改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关于老旧电梯问题已经不是新问题了,但是,却需要引起重视。事实上,许多发展较快的省份和城市早就针对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问题出台了多项法规与细则,不少城市还专门建立起了针对产权主体不清、维修资金不足等老旧电梯的政府救济机制。所以,也希望我们的政府针对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出台具体的措施,推动这项民生工作的开展。”蔡大均说。

事故维权,律师为你支招

电梯属于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事故。对此,贵州子尹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代学表示,在乘坐电梯时,因事故产生人身或财产损害后,应时间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他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5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首先要明确责任主体。电梯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可以是生产者、销售者及其对电梯进行直接控制、管理,并负责妥善维护义务的所有人、管理人和使用人。发生电梯致人损害侵权行为后,怎样确定赔偿主体,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因电梯本身的质量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电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是赔偿主体;因电梯的使用者或者所有者不落实安全检查和经常性维护而致人损害的,使用者或者所有者是赔偿主体;如使用者已经将电梯委托第三人管理,比如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等,因管理单位未尽到安全管理义务而致人损害的,由管理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王代学说。

同时,王代学表示,这其中也有免责条件: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责任主体可以免责;其次,受害人的过错造成的损害,如果损害是受害人的过错引起的,或损害主要是受害人引起的,被告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只有当受害人的过错或第三方过错是损害发生的原因时,而电梯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没有过错,才能免除责任;此外,如果损害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引起的,或者损害主要是由第三人的原因引起的,被告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民事责任。

那么,受到伤害后在取证方面又该注意些什么?

对此,王代学建议,电梯出现故障,首先要查看电梯内是否有年检标志,并可以向物业或者开发商索取产品的合格证,同时向质监部门反映,通过专业手段检测判断后出具检测报告,之后由相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同时,还需注意保留好证据。在电梯故障发生的时间,不管乘坐电梯者有没有受伤,都应及时通知电梯管理方,证明电梯故障的存在。再次,如对乘坐者造成伤害,要及时要求电梯管理方陪同就医,并保留好就医相关单据,作为维权的依据。

乘坐电梯,文明很重要

“电梯有一整套完善的控制系统和灵敏的检测感应装置,严密监控着突发状况。随地乱扔的果壳、纸屑、烟头、沙石等异物,都会引发电梯开关门故障,当控制系统收到异常信号时,就会发出停止运行的指令;在电梯轿厢里蹦跳,其产生的冲击力,也会被敏感的检测感应装置察觉到,发出异常信号给控制系统,从而发出停止运行的指令。这些行为轻则引起电梯‘校正运行’,重则造成电梯因故障停止运行。”曾雷表示,部分电梯故障,都是由于乘坐电梯时的不文明行为引起的。

乘坐电梯,安全最重要,这就需要大家爱护电梯,文明乘梯。

对此,质监部门提醒:在乘坐电梯时,首先,应该按照电梯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乘坐,特别是儿童一定要在大人看护下乘坐;不乘坐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及其它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不乘坐超过额定载荷或人数的电梯;不拆除、破坏电梯及其附属设施;不在电梯轿厢内跑跳或做其它危及电梯安全运行的行为;电梯门打开后,要确定轿厢到达后再进出电梯;电梯门正在关闭时,乘客不要用手、脚等身体部位阻止关门。

被困电梯中时,千万不要慌张,要正确自救。首先,通过电梯中的警铃及对讲装置报警,或通过其他通信方式与外界联系呼救等。不要自行扒开电梯门;电梯顶部均设有安全窗,该安全窗仅供电梯维修人员使用,切勿自行扒撬电梯轿厢上方的安全窗。同时,拍门叫喊,或脱下鞋子拍门,发信号求救。如无人回应,需安静观察,保持体力,等待营救。

1

标签:电梯整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