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评论:城市副中心绝不是建一个新城那么简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04-10 09:18

[摘要] 在扑面而来的京津冀一体化热潮中,相信北京的朋友已注意到这么个新闻:4月3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视察通州时提出,通州是城市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位置。当前重点要深入研究通州在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扑面而来的京津冀一体化热潮中,相信北京的朋友已注意到这么个新闻:4月3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视察通州时提出,通州是城市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位置。当前重点要深入研究通州在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如不同的读者读出不同的哈姆雷特,不同的行业嗅出不同的商机。在资本市场,所谓的通州概念股闻声大涨;在楼市,新盘开发商打了鸡血,二手房业主伺机涨价。我看到的是,北京市的空间战略布局不能再延宕了。

根据媒体报道,确立通州的城市副中心地位,是在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随后的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要求加快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但遗憾的是,我从公开信息看到的,所谓加快,很大程度是加快通州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建设。这与我理解的、作为城市空间战略的城市副中心概念,并不是那么一致。

北京城市空间战略在纸面上的研究,早已有之。2002年至2003年底的反复研究,北京市形成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总体规划构想,并写进了2004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以此调整城市空间布局。

2005年5月北京市发改委主持完成的《“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研究课题报告》,将“两轴、两带、多中心”空间战略微调为“一核、两带、多中心”空间战略,并建议将该战略置于京津冀都市圈的空间战略框架下,形成“一主一副多中心”的新格局。其中的“副”就是指作为城市副中心的通州新城。

眼明如你已经注意到,这份课题报告与郭金龙的讲话形成了遥远的呼应关系。当然,中间相隔了整整9年。而这9年,正是北京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北京房价疯狂上涨的时期,并且也牢固奠定了北京交通的严重拥堵局面。

我无从得知,为什么北京市的空间战略落地,迟滞了这么久,但如果通州城市副中心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俗称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战略下重新被唤醒,那我要为北京市叫好。空间战略布局不能再停留于纸面了。

但在我个人看来,北京市不仅仅需要一个副中心。不知道2004年提出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多中心,是否是指多个城市副中心,我希望它是。

北京科技商务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负责人在去年的采访中说,北京市的空间战略布局,至少需要四个城市副中心,东、南、西、北各一个。东即是通州,西是石景山,南在亦庄以远,北在昌平沙河一带。

请注意,城市副中心,绝不是指建一个新城那么简单,同样也绝不等同于争取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它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主城职能的分解,人口的分流,产业的迁移。详细论述,可能是一篇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我作为一个文科生的狭隘理解是,城市副中心也是一座完整的城市,只是功能、职能各有侧重。

倘若早在10年前北京就按照四个城市副中心来安排它的空间布局,现在会是怎么样呢?原谅我穿越式的幻想吧。北京的交通不会这么堵,人们上班不会这么辛苦,城区的房价不会这么高,因为在一座城市副中心可以满足所有的工作、生活、消费和娱乐之需。

有点抽象?请打开东京的电子地图,主城与副中心的关系就如同银座与池袋、新宿、涩谷的关系是也。人们没有必要每周每月都往银座跑,就像我们可能只有老家来了同学亲戚,才会去趟故宫天坛一样。

京津冀一体化,应该不是京、津、冀任何一家努力就能做到的,但北京市的城市副中心却是自己应该而且是必须做到的。

不止北京提出了城市副中心的概念。但很多城市基本是简单地将它等同为新城建设,而太多的城市,又将新城新区看作是房地产开发和大项目落地。其结果是,北京的繁荣他们没有学到,北京的弊端全都具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